据介绍,此次调研共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三个产业门161家企业,包括生产加工型、产品贸易型、零售型三种类型。调查发现,目前,各木材企业面临着防护物资短缺、员工复工率低、新接订单不足、原材料采购受阻、经营成本上升、仓储及物流配送不畅、税金税费缴纳压力大、资金周转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困难,且未复工企业面临的困境远高于已复工企业。分析认为,由于新接订单不足,相当一部分木业企业困难重重,此种情况下,即便人员全部到位、防护物资充足供给,企业也无法生产,反而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使得企业经营风险陡增。同时,受资金短缺影响,近一半的木业企业已经濒临难以为继的边缘,亟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应及时采取得力举措保障企业资金周转链条不断。
针对调查结果,该团队对木业企业亟需帮扶的政策和措施给出了可行性建议。他们认为,帮扶政策要避免“一刀切”,应注重分类指导、分企施策。首先帮扶政策应同时兼顾疫情重灾区外的脆弱企业,重点向中小型木业企业倾斜,而有关采购成本和劳动力工资的帮扶政策应重点关注原料来源以国内为主的木业企业。未来国家将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而林业相关部门可根据企业复工的难易程度提供资金扶持,比如为家具行业或者贸易型企业等资金周转难度大的企业提供资金补贴。
该团队负责人表示,虽然这次疫情有可能加速木业行业的洗牌和整合,有利于实现木业企业的优胜劣汰,但为避免引起较大的经济波动,也应当合理协助竞争处于劣势的木业企业,有计划的引导林业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应增加对规模较大或位于东部地区的木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多种金融工具相结合,发挥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动性,全力扶持木业企业。通过群策群力,全防全控,为木业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将有利于实现木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大幅度降低疫情给林业行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帮助木业企业渡过难关,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加快木业行业的发展进程。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