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聚乙烯( pe)农业用膜需求提前引爆,令台塑、台聚及亚聚公司有些措手不及。但对这种现象,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并表示,最主要是香港、大陆原料贸易商与大陆 pe加工厂库存低,被迫进场购料,促使现货价格上扬。
国乔、台达化、奇美实业公司等 ps生产厂商强调,产品强劲反弹,主要是 ps跌幅已深,且苯乙烯单体( sm)、苯、丁二烯等原料价格高下,没有理由行情仍居于成本以下。相信, ps加工业者也了解到这点,低库存的同时,只有到现货市场购料,补充库存。
国乔化学公司表示,大陆买盘出现,加上新加坡年产55万公吨 sm的ellba石化公司,原本产品7月上市。但从6月至今,开车不顺,产品上市时间可能延后7天左右。基于上述原因,远东区 sm现货价格大涨至590美元左右,原料上扬,势必带动 ps、abs现货价格上涨。
卖到台湾的 sm现货价格每公吨为585美元,较上周上涨27.5美元。台湾、日本、南韩及泰国等聚苯乙烯( ps)生产厂商,因产品价格低、需求弱,不符生产成本,纷大幅减产。
部分生产厂商甚至停掉gpps生产线,仅生产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
正当此时,香港原料贸易商发现,大陆对gpps需求逐渐显现,尤其是与视讯相关(video-related)的加工产品,对gpps需求量颇大,一举将现货行情往上推升,每公吨较上周径扬20美元。
由于大陆视讯产品加工厂商大举抢进pvc,昨天远东区pvc现货价开盘后,立即大涨每公吨30美元。日本随之调高8月起运到大陆行情每公吨50至60美元,每公吨的抵岸价格为600至610美元。台湾、南韩生产厂看到这种情况,也将尾随日本之后,同幅调涨售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