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大幅下跌、经销商退网、供应商追债、因违约部分股份被冻结……连番的巨浪让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自主品牌车企在行进中逐步偏离航向,纵使尽力扬帆,然能否顺利回归前景难测……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近日,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全资子公司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的诉讼公告,被告方为近两年处于风口浪尖的力帆汽车。
公告称,自 2007 年起力帆乘用车、力帆乘用车北碚分公司持续向诸暨万宝采购制动器、离合器总分泵、真空助力器等汽车零部件,从去年开始,力帆乘用车、力帆乘用车北碚分公司批量出现未能按期付款情形,尤其是开具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也未能付款。截至起诉日共欠 6,075,727.81 元货款,仍未付清该笔货款。此外,因同样事由,此次诉讼还涉及到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计211,943.89 元货款。
而力帆收到的诉讼远不止此一件,据力帆股份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约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
与此同时,伴随着系列违约问题,力帆的部分股份开始被冻结。
7月18日,力帆股份公告称,因力帆控股为力帆股份全资孙公司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与海通恒信租赁的保理业务提供担保出现违约,公司控股股东力帆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此番冻结起始日为2019年7月15日,冻结期限3年,冻结股数6.16亿股,占力帆股份总股本的47%,占力帆控股持股数(6.21亿股)的97.28%。而在此之前,力帆股份亦曾公告称,因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向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形式融资1亿元,现有部分已逾期。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贷款担保人——力帆控股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6.04亿股进行了冻结,冻结期限3年,冻结数占力帆控股持有力帆股份总数的97.28%。
对于此,力帆在公告中指出,尚未对公司控制权及日常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力帆控股正在积极妥善处理相关事项。
除了供应商追债、诉讼、股份冻结外,5月闹的沸沸扬扬的经销商退网事件亦将力帆推上了风口浪尖。5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家重庆力帆汽车经销商身穿印有“力帆还钱”字样的t恤,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的力帆中心门前静坐维权,要求退网补偿。针对此,力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则上接受退网,但前提是按签的代理合同条款执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诉求,比如补偿经营亏损,不清库提前退还保证金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追债、诉讼、部分股份被冻结还是经销商退网,种种因素后面均透视着这家企业的生存困境,如果对别的车企来说是危机重重的话,对于力帆汽车可谓是雪上加霜。
困顿之源
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力帆传统乘用车产量为17,170辆,同比下滑66.38%;销量为20,758辆,下滑62.55%。据了解,2018年力帆股份传统乘用车销量为92,048辆,同比下滑26.39%,这已经是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的最差战绩,由此来看,2019年境况会更为糟糕。
数据来源:力帆集团官方公告
再来看下财报,数据显示,力帆股份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110.13亿元,归属净利润2.5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21.5亿元,如此巨亏在公司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而今年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720.48万元,同比下滑257.56%。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力帆汽车陷入如此境地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起步太晚。力帆集团于2003年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并改名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至此进入汽车行业,这比吉利进入汽车市场晚了5年时间。且因资质等问题,公司2006年才正式进军乘用车行业,错失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时间。
二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从第一款轿车520上市,力帆一直没能撕掉“山寨”的标签,被吐槽的车型包括换个标就是宝马mini的力帆320、山寨宝马3系的力帆620、山寨汉兰达的力帆x80……当中不可否认也有在研发上的努力,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产品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否过硬很容易被市场所验证。此外,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最新车型发布还是在2017年,车型迭代较慢,尤其无法满足国六所需。
三是营销后续乏力。早期力帆营销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近年与其他诸车企多元化营销以及卯足劲赚吆喝相比,力帆显得有些“低调”,没有营销意味着没有关注度,销量自然难以上去,另渠道的销售能力以及健康程度或许还需要重新考量。
四是战略转型艰难。力帆集团很早涉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先后推出了330ev、650ev等车型。“做不好新能源汽车,力帆就难有未来。”这是尹明善在任之时给力帆股份定下的基调。
然因骗补及车型竞争力等问题,力帆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没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尤其2016年,力帆股份被被查出在申报的新能源补助车辆中,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补助资金1.14亿元。有关部门对涉及的车辆撤销了补贴,并取消了该公司当年补助资金预拨资格。骗补风波后,力股价帆股票曾连续下跌,当年公司净利润也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新低。
尽力“扬帆” 前景难料
在重重困难和压力下,力帆亦在不断进行着相关调整,尤其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出现了资产处置、卖资质等动作,以换得喘息机会,具体呈现如下:
2018年2月,力帆发布公告,计划在重庆两江新区范围内择址修建新厂区,对现有的15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进行搬迁升级,并将土地等资产以33.15亿元转让给当地土储中心。
2018年末,力帆股份将力帆汽车100%股权作价6.5亿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创车企车和家的100%控股子公司。同步,力帆股份与车和家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增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控制技术的研发成果共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成果共享,针对b端共享和网约车领域定制车型的研发成果共享等。双方交易完成后,力帆股份将获得不菲的流动资金,车和家则拿到一证难求的“准生证”,实现了双羸。
除了资产处置外,该司近期还计划用闲置募资来输血,即拟终止“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并将该项目尚未使用完毕及已完成投资募投项目的共同节余募集资金总计4.49亿元全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这一做法引来了监管的问询函,最终被迫终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力帆在新能源方面依然没有放弃努力。2018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万辆,而今年四月,公司宣布与武汉泰歌、重庆地大工业达成战略合作,试图在氢能源汽车行业提前布局。该战略合作协议有一条是,力帆乘用车将提供至少2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用车(裸车及相关子系统)和项目相关的整车技术集成团队,武汉泰歌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完成整车物理搭载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努力争取国家氢能乘用车公司目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力帆股份此前从未涉足过氢燃料电池车领域,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此次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提振尚未可知,不少人士将此次合作理解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厂商找整车厂合作一款氢燃料电池车型。
努力挽救是必要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力帆正处于被弱化的边缘,前景难料。不过,从整个汽车制造业来看,不仅仅力帆,还有不少传统造车企业亦面临此困境。车市好时能分一杯羹,然随着车市下行,竞争环境会越来越残酷,没有核心竞争力以及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很难维持生计,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潮褪去方知谁在裸泳”吧!